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 (第1/1页)
夏天里我空前忙碌,与教授密切书信往来,少有旁的余力思考其他。 魏衡没再约过我,我也未有行动。 回过神来,毕业生已走了,徒留低年级的我们,哀叹扼腕,争辩着他们的远航。 魏衡所处的那一届,出sE的人有许多,大家的思念之意也浓重。同侪之间流传的风光轶闻与憧憬怀想,是要花上一段时间使之消散的。此般特殊的心境,独属於学生时代。 魏衡走的日子,萤幕在夜里亮了。电子信箱里,躺着一封简短的信。 舒宜, 太晚与你交流,实在遗憾。面对你,我常意识到自己的浅薄。 我会一直记得你。 魏衡 暑假中旬,在那位教授的推荐下,我辗转得到英格兰东北一所学校的青睐。该校在双学位计画的合作名单中,几道程序过後,我确定了去处。 以二年为期,顺利修得规定学分,能拿国内外双学士。赴海外的另一层益处,则是申请硕士的管道更多元便捷。 我不知如何说服父亲,只得先将消息告知二弟,请他代我回家一趟,亲口转述,作为「前情提要」。父亲听闻,果真B0然大怒,迫切令我回家。 我不气馁,唯有无奈。在他眼里,我是为了逃避家族责任,选择出国耽搁的、不讲理的长nV。 免不得挨罚。 我在神桌前跪了半夜,三弟为我求情,也遭殃。 母亲见我难得执拗,居中替我作了决定:硕士不能读,二年後要回家。 事遇转机,眼前的未来雪亮而令人期待,我无暇怅惘。 适应新环境後,我潜心投身学业。室友Marianne待我十分亲切,在生活起居上施以我无尽的帮助。她也嘲笑我的厨艺,说我下厨仅是为了生存。 Marianne有一头红宝石般秀丽长发,讨喜的雀斑,身形高挑,穿着时髦。甫听说我是文学专业,曾夸我浪漫。我笑着否定,才怪,是顶刻板的。 Marianne是本地人。我渐发觉她对亚洲男人情有独锺。来来去去的伴侣,是我猜想的佐证。 然而她那敢Ai敢恨的X格,也为她隔三差五哭泣着喝得烂醉的情形提供了底子。 夜里读书不堪其扰,但又不能不顾念Marianne平素的恩情,我在折磨里悟出了门路,迅速令发酒疯的nV人安然入睡成了我的专长。 这样的诀窍,暂且按下不表,祝福你们永远没有使用的必要。 在英格兰的第一个冬天,我再次收到魏衡的联系。 这次不是通过手机,也不是电子邮件。一天课後,Marianne前来叩门,说有我的信件。 信纸里,就这麽一句话: 24号l敦,盼一会。 我心里忽而澎湃,分明谁都不在,却慌乱起来。手扶了一下桌面,抬头。窗外无雪,枯枝轻晃,看得出天寒地冻。 我不识魏衡的笔迹,可在英的说国语的友人,思来想去唯有他了。 Marianne见我不断出神,端着咖啡凑过来,眨眨漂亮的眼睛,「让你心神不宁的人是谁?那个寄信来的人?」 我笑着摇头,胡诌,寄信来的不过是retives,问我圣诞节前见面。 「是该聚聚,」她说,「新年了,和家人见面多好。」 我想起弟弟们,半晌颔首,「是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