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内风物篇-日落西山 (第1/2页)
霜降。 履霜至,百物杀。宜岁藏养命,穷节应时。 山海镇的发展和西山景区习习相关,甚至在很多外人看来,两者就是不可分的一T两面。 山海镇民的前身多是世代生活於此的山民,恪守古老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西山景区则是依附在这些传承上,一方面为自身的商业行为大开方便之门,一方面为了永续获利而用更严格偏执的方式将西山镇域区隔在传统俗世之外。 这就像是私圈了块原始保留地,再以维护传统文化为名大收观光财一样。 最初,西山景区的设立纯粹是商人单方面的产业开发计画,并未与山民G0u通,山民也从没有接受和承认过,这也导致草创初期双方曾爆发无数次的大小争端,毕竟没人希望自家祖地变成展览的景观箱,更不愿日常作息变成都市人T验生活的JiNg神食粮。 从较客观的角度说,在景区严格的规范下的确保存了许多古老珍稀林地,山民的生活也少了很多来自文明面的冲击,但相对的也多了许多私心的闯山者,更别提那些商家时不时以文创为名Ga0出来的小动作了。 也因为这样,在看待西山景区上,山民并没有太多好感,双方原则上是井水不犯河水,山民不会主动进入开发区,景区也必须约束好游人的活动范围。 西山景区囊括了四脉山下大小腹地,四座主山头上各有一块商业开发区。 开发区中大大小小旅宿林立,在限定的范围内以四大财团各自经营的品牌饭店为主。 每个开发区都各有一个主财团进驻,在既成利益下,对外,财团间共同建造了一道坚实的壁垒,抗拒其他新兴财团进驻的同时,对内也导致了更强烈的思想争斗。 任何後续想进入西山发展的商家都必须依附在四大财团之下,多年下来,旗下各种加盟的、挂名的、抄袭的、转投资的、异业结合的相关行业可说数不胜数。 来西山的旅人虽多,但因为相关产业的特殊X,彼此竞争十分激烈。 为了招揽游客,那些商号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一边宣扬自家远景有多美好,一边打压同业斥为异端。 抚慰、劝诱、欺骗、施恩、恐吓。 笑容之甜美、手段之酷烈。 连一惯好脾气的雨伯都曾讽刺的说,人X之JiNg彩,莫过於此。 会骗人的,始终只有人而已。 而西山景区最大的骗局就是,景区虽是依附西山的名号建立的,延续的也是西山流传出来的种种传说。 但在西山景区里,并没有西山。 至少在山海镇民眼中,云路天梯的终点,并不在西山景区。 夕日止,西山至。 在传统观念里,人的一生,就是一趟西行的旅程。 由生向Si、不能停歇、无法回头。 而在很多传说志异的描述中,这趟旅程的终点,就在西山。 西山在哪? 如果不管不顾的说,单说见过,其实大部分人都见过。 当白日将尽,天黑之前,夕yAn最後落下的那个山头,就是西山。 但要说西山是那座山?什麽样子?怎麽去?我想谁也说不清楚。 不确定,也到不了。 道理放到现代谁都明白,一百个人眼中永远有一百种落日。 但不论从什麽地方看,怎麽看,日落之处,永远只会在遥不可及的天边。 而西山骗局的宣传核心,就是号称在这个远山云烟飘渺之地,因为特殊地形地貌的关系,在h昏时分,可以看见残yAn当头而下,再结合山民传说和古老信仰,最终编织出了一个人造的神话,这里就是西行的终站,生命最後的归宿。 此生唯一必去之处。 这句外界熟悉的口号在多年的商业运作和包装行销下,如同钻石与誓约般,竟真的形成了某种主流文化意识,在x1引无数人到访的同时,也不乏有人真的把此地规划成生命终点,就地安置,终老一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