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厉鬼封门  (第1/2页)
    厉鬼封门是专门术语。    野史里记载,最有名的厉鬼封门,是沈万三和苏半城之争。    话说那是元末明初,苏半城垄断了江南大部份绸缎生意,低价收购桑蚕物资。    沈万三这个后起之秀,绸缎庄生意兴隆,以更高的价格收购农桑物资,惹恼了苏半城。    苏半城备了一马车丝绸,一马车瓷器,一马车金银珠宝,以及九百九十九担粮食上茅山,从茅山请下来了一个叫刘大彬的茅山道士。    这个刘大彬可不是凡人,是茅山第四十五代宗师级的人物。    元末明初,全真发展迅猛,横断江南,以驱除鞑虏为己任。这一位茅山宗师刘大彬受朝廷亲封,入元朝皇室做过醮,是元朝皇室放在江南跟全真放对的存在。    这个刘大彬那是有真能耐,否则元朝皇室也不会把这个刘大彬挑出来跟全真放对了。    苏半城请下来刘大彬之后,刘大彬在城里闲逛了三天,便跟苏半城讲:事情已办妥,是时候回山了。    苏半城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刘大彬三天。    刘大彬这三天不是在城里溜达,就是在戏园子里听戏,又或者在酒楼里听姑娘唱曲,屁事也没干。    苏半城疑惑不解,或许心底已经在骂街了,但也不敢多问,又派人置办了九车米面粮食,亲自送刘大彬回山。    回到茅山,刘大彬又说了一句话:“你且查查周庄锦缎的情况。”    周庄锦缎便是沈万三绸缎庄的名字。    苏半城暗骂着刘大彬拿调子,回城这派人一查不要紧,查出来的结果吓了苏半城一大跳。    周庄锦缎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沈万三,绸缎庄的掌管,伙计,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因为打刘大彬下山那天起,这三天内,凡是到周庄锦缎买过布匹的人,不是头晕目眩,便是恶心想吐,其中还有三个富裕人家身怀六甲的贵妇,暴毙而亡。    若是一两个人买了沈万三的布出问题,也没人会联想到沈万三的布庄。    但成千上百人一起出事,共同点都是买过沈万三的布,那不找沈万三,找谁?    苏半城得知这个消息,欣喜异常。虽然苏半城对刘大彬如何做到的这一点,无比好奇,但他也不敢上茅山询问。总之沈万三火烧眉毛了,苏半城逮住机会,派人去煽风点火,集合了那些买布出事的受害者家属,一起砸了沈万三所有绸缎店铺。    并且要沈万三赔命,给个交代。    沈万三因此家业尽毁,还落了一个发配河南三年的牢狱之灾。    在发配的日子里,沈万三也没放弃东山再起的想法,可只要他尝试做生意,东西卖给谁,谁就会倒霉出事。    沈万三始终想不透哪里出了问题?    也是沈万三运气,一次破庙躲雨,因缘际会,碰到了云游避雨的张三丰。    沈万三向老道长讲了他的际遇。    张三丰让沈万三闭眼。    沈万三疑惑不解,但是照办了。    张三丰拿拂尘敲了一下沈万三的额头,随后说:“摸一摸你的背后?”    沈万三还没摸,就感觉背心皮肤不舒服,紧跟着伸手进衣服里,从背心撕下来一张“紫金符”。    紫金色的符篆,非布非纸非皮,但又像布像纸像皮。    上面绘制的符文,线条跟蝌/蚪一般,看着神秘未知又诡异。    沈万三莫名其妙的从身上撕下来了这样一个玩意,惊悚莫名的请教张三丰。    张三丰直言不讳的说:“这是无常封门咒。你做生意碰到了高人使坏,用无常封门咒封了你一生财运。常言道,失之东偶,收之桑榆,否极终有泰来时……”    张三丰说着拂尘一抖,沈万三手中的紫金符篆,落到了破庙的小香炉上。    张三丰说:“你损失的财运,皆在这炉子里,收好!”    也就是这时候,雨过天晴,张三丰含笑走出了破庙。    沈万三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