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年年玉镜台 (第1/7页)
高天一十四年,正月十四,上元节前一天。 时下虽常有边境犯扰之困,但上有女皇陛下临御数载,精通国事,勤政爱民;下有大将军骁勇善战,百战百胜,倒也渐渐有了几分河清海晏的太平之气。 那么如此便可算是个顺头顺尾的快活年了。 临近年关,那么就算是再精明苛刻的人家,手指缝也会稍稍地松一松:或是买了指肚大的松仁糖堵堵家里皮猴儿的嘴,或是晚膳择两枚圆鸡子添添油水,再不济的人家,只要不是穷得揭不开锅,要插标卖儿女了,那都得在村口花两枚铜钱迎副新的门神老爷家去。 总之,大家都喜气洋洋,乐乐呵呵的预备着年关年尾。平时邻里邻外的有甚么磕着碰着了的,你我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地缓过去,没人想在新年的时候惹晦气。 但大将军家的小公子不这么想,小朋友不痛快了,那么你们也别想快活。管他什么日子,该掀锅掀锅,该揭瓦揭瓦,上蹿下跳,一地狼藉,真真连片鸡毛都别想安生地往天上飞。 这位小公子是被将军捡回来的,时候到了,观音娘娘便许这俩人一段父子的缘分。大将军常年征战在外,为人潇洒随心,须佐之男打小就被寄托在别处。 可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抵是这新认的儿子不放在京城养,那高低…… 下人唯唯诺诺立了一堂,管家束手束脚的在角落装死,满肚子的委屈都憋着不敢说。 伊邪那岐坐在堂上看着幼子顶了个毛不拉楂的刺猬脑袋和他梗脖子犟着,想了又想,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明儿个上元,你真不随我进宫?” “我不。” 大抵这年纪的男孩子骨头都是反着长的。 须佐之男像根葱似的细细瘦瘦一条在堂上站着,京城不同旧处,年关愈发冷了,别人恨不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把自己裹起来,只他一人还穿着以前的单薄衣饰。头发蓄到脖颈,顺着纤细的线条一路向下,在男孩子的锁骨处黄橙橙映下一小窝金海。 这孩子。 “胡闹。上元宫宴,怎么能说不去就不去?你也大了,都说公子公子,公卿之子。既然是我将军家的小公子,怎么能还和个小女娘似得养在深闺。从前就算了,怎么现在回来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不和他们结朋交友的顽?” “我不去,他们都说我是乡下人。” “嗯?谁说的。” 他说怎么今个好好地突然就闹起了脾气呢,伊邪那岐睨了一眼管家,管家知道这时候再杵着当木头就真该卷铺子走人了。 千年的王八都能成精,谁不是油锅里熬炸出来的老油条?他立刻往前挪一小步,低眉顺眼的补充道:“是司徒家的小大人。今日公子同伊吹大人进香时遇着了,小大人不喜猫,言语不免惊着了些。” “司徒老了,他们家的人病急乱投医,小的没拦住。” 闻弦歌而知雅意,这话乍一听给说得没头没脑,但伊邪那岐一听就明白了。原本被这逆子激得一肚子火,又舍不得对他发的邪气顿时找到了别的替死鬼:“哼。甚么不喜欢猫,他这是在不满我呢。” 别人打定了主意不怀好心上来,这孩子又老实,被人欺负了也闷不作声的,回来耍点性子又算什么呢?瞧他一个小孩子,孤零零一个人遇上了这么可怕的事,该多害怕啊。 伊邪那岐选择性忽略了自己儿子出门前后的车马排场,旁边伊吹的爪甲都没舔完,还带着血呢,他做家长就开始自我说服那是外边的人先有一二三四五……处不好了。 “行了,过来罢。” 谁让是自家的孩子,老父亲怎么看怎么好。 须佐之男还委屈着,他没听,反而换了个姿势瘪嘴站着。 “你一个小孩子,不爱这些繁文缛节就不去了,没人和你计较这些。可我明天实在缺不开席,是不能陪你了。” 伊邪那岐蹲下身摸摸须佐之男的脑袋,用玄狐披领的大氅给人裹了,仔细叮嘱:“年关那么冷,晚上你要出去看花灯我也不拦你。只一点,给我多穿点,穿多些。这个年纪的男孩子都爱俏,哪有像你天天穿一样衣裳的。” “再让管家远远带人跟着你……” “哼,我长大了。” “怎么就长大了?‘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我是不指望我们家出个什么文曲星下凡的状元了,《礼记》有载‘二十曰弱,冠。’” “你一个刚始龀完的小朋友,别以为我不让人给你扎小羊角就算作大人了。你这年纪也敢说长大?” “……呵。” 伊邪那岐牵起须佐之男的手朝饭桌走去,天大的事来了,小孩子三餐也要规律。 “说是待年在家里缝衣裳,官府听了也得来拿我,那还是再养养罢。” “……!!教导我的老师礼仪周全,便是换作教您,也无可挑剔。” “好好好——钱还够不够?不够去拿。难得一个热闹节,明天上街看见什么喜欢,我们就买什么。” “那我多带点?” “嗯。金勾玉呢?一起带上,我再让管家多带些。不够用你就去找他,随便买,家里未来都是你的。” “好。” 管家在旁边听着这父慈子孝的对话,愣是在这满堂暖盆碳炉,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激了一身冷汗。 元宵节也不过就是看个灯啊,吃个果子什么的,什么神仙奶奶亲自下凡糊的纸灯笼,倒要你花金勾玉来买? 这金勾玉值钱归值钱,但那么重的金子打成那么一块,还不得压死个人?管家偷瞄一眼小主子的细薄身量,只当这对父子个顶个不食人间烟火,晓不得行情物价。 但做下人的就得为主排忧解难。 管家一躬身退了出去,喊了两个会针活的丫头,又是扯缎匹子,又是点蜡烛的,几个人熬了一个大夜。一直到第二天晌午,一家人足做了好几枚形态各异的锦囊银袋,外边挂着的,贴里放着的什么都有,熏好香,清一色摆开,只等小祖宗来选。 金勾玉是不放的了。本也不是什么时下流通的货币,别说小摊小贩了,就是家里阀阅*没实打实立住四根桩子的士族,都不敢拿来用。 与其带这样贵重又不顶用的东西,还不如拿了各式样的金珠银叶子,什么规格大小重量的都有,在锦囊里放好塞满了,由得他们小公子闹去,管家算盘打的噼啪响。 “管家爷爷,我不带金勾玉吗?” 须佐之男有些疑惑。 今天上元,他原本兴冲冲地套了以前的衣服就要往外面冲,伊吹被落在后面急得喵喵叫。 管家好悬把人拦下来,这孩子离了伊邪那岐也听话,虽然脚都抬出去了,但还是乖乖收回来让人给他重新换了身新衣裳。他从来长得就好,稍一打扮就俊得不行,像观音座下的神仙弟子。 小弟子头发有点长,平时毛楂楂地像颗刺猬,如今被巧手的婆子全拿梳子梳顺了,用小巧不累人的玉冠高高束起,又在发尾后边儿松松地扎了几个小辫子,显得格外贵气。 他原先还不大乐意,嘟着个嘴嫌家里人啰嗦,但真换上了漂亮衣服后就又眉开眼笑的照镜子臭美。 “父亲允我的金勾玉呢?”他抬起头来,一脸期待。 “!哎、哎,在这呢,来,这就给您戴上啦。” 管家无法,但看清楚他小孩子臭美的脾性,干脆当下就让人给三枚金勾玉现凿了小眼儿,又翻了点珠串彩绳,搭配着编了条腰带,系在他的腰上。 须佐之男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满意的。他嘻嘻一笑,左手揣起伊吹,这肥肥的猫咪三两下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