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章 索要秘籍  (第1/1页)
    众人听了鸠摩智这话,都是心头一惊。    少林七十二门绝技、名震天下,人人皆知。    据说、少林自创派以来。    只有最初之时,有一位高僧,身兼二十三门绝技之外。    到目前为止,还从示有第二人、练到二十门以上。    这慕容博、能有少林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真是令人难信。    鸠摩智看着一帮傻住了的高僧,顿时笑着:“慕容先生、将此三卷奇书送与我,在下钻研之下,获益良多。    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    入得贵寺答应,小僧感恩不尽!”    高僧们听完此话,皆沉默不语。    心想:有了这少林绝技,本寺的地位便会更高。    但是、这于少林寺的仇,便会结下。    因为、怎么敢答应这鸠摩智呢!    鸠摩智又说:“贵寺将六脉神剑与我互换后,尽可留有副本。    小僧得到此物后,立即封粘,决不会私窥的。    定当亲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贵寺的高深武学,决不会因此而流传于外。”    老和尚们听罢,又开始论经取道了起来。    似乎把这鸠摩智当做外人了。    鸠摩智见状,又笑着说:“少林七十二绝技,小僧不妨先在众位之前献丑一下。”    说着、便站起身来:“小僧当年不过是兴之所至,随意涉猎,所习甚是粗疏,还望众位指点。    这第一路指法、是拈花指。”    说罢、他便用手指轻轻搭住,好像拈住了一朵鲜花一般。    这几个高僧,个个都是:毕生研习指法的大行家。    因此十分识货。    鸠摩智使完后,又微笑着:“献丑了,小僧的拈花指指力,不及少林寺的玄渡大师。    接下来这多罗叶指,只怕造诣更差了。”    说完便身形转动,绕着地面快步而行。    十指一挥间、一只木箱已成为碎片。    众人等见他指裂木箱,不由得心惊。    鸠摩智随即笑着:“小僧最后、便是使多罗叶指。”    说着突击之间,那一堆碎木片、便飞舞了起来。    待他使完后,天龙寺方丈忍不住脱口赞道:“多罗叶指,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鸠摩智躬身道:“大师夸奖了。”    方丈大师又问:“慕容先生、所遗留的奇书之中。    可有破解无相劫指的法门?”    “有的。”鸠摩智笑着。    几个高僧、见鸠摩智表演了三种指力,都不禁心动。    天龙方丈问着身后的师叔:“师叔,明王远来,咱们该当如何,请师叔示下。”    老和尚点点头:“咱们练功习艺,所为何来?”    天龙寺方丈随即回答:“为的是弘扬佛法、保家卫国。”    老和尚微微一笑:“外魔来时,若是吾等道浅,难用佛法点化。    那就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该用何种功夫?”方丈便说的一愣,随即便回:“若不得已而出手,当用一阳指。”    老和尚又问:“你在一阳指上的修为,已到了第几品境界?”    方丈摸不着头脑地问:“弟子根钝,只修得到第四品。”    老和尚顿时笑着回:“咱们自己的一陽指、尚且修习不得周全。    还要旁人的武学奇经作甚?    明王远来辛苦,待敝寺设斋接风吧!”    这么说,自是拒绝大轮明王的所求了。    鸠摩智见状、长叹了一声:“都是在下当年、多了这一句嘴,否则、小僧又何必取这六脉神剑呢?    小僧今日狂妄,说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言语,这六脉神剑的剑法,真的如慕容先生所说的那么精奥吗?    只怕贵寺虽有图谱,却也无人能练成吧!    倘若有人练成,那么这路剑法,也未必、如慕容先生所猜想的那般神妙。”    老和尚笑着:“老衲心有疑惑,要向明王请教一下。”    鸠摩智拱手笑回:“不敢,不知大师所问何事?”    “我寺藏有六脉神剑经一事,纵使我段氏的俗家子弟们,都不得而知。    慕容先生、却从何处听来的啊?”    鸠摩智哈哈笑着:“慕容先生、对于天下武学,所知十分渊博,各门各派的秘技武功,往往连本派掌门人亦所不知的,慕容先生却都了如指掌。    慕容先生的那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八字,便由此而来。    但慕容先生于大理段氏一陽指、与六脉神剑的秘奥,却始终未能得见。    最终、遗恨而终。”    天龙方丈站起身来:“我师叔十余年未见外客,明王是当世高僧,我师叔这才破例接见。明王请。”    说着,便示意送客。    鸠摩智却不站起来,赖在原地:“六脉神剑经、我无人可以练成。    那贵寺又何必如此重视呢?    以致伤了天龙寺与我大轮寺的和气,伤了大理国和吐蕃国的邦交!”    听得此话、段正明脸色一变:“明王之言,是不是说、天龙寺若不送上这六脉神剑。    那大理、吐蕃两国便要兵戎相见?”    段正明做为皇帝,他一直都是派遣重兵,驻扎在西部边疆的,以防吐蕃国入侵。    如今、听鸠摩智如此说,自是要反驳一番。    “我吐蕃国主、久慕大理国风土人情,早有与贵国国主会猎大理之念。    只是小僧心想、此举势必多伤人命,大违我佛慈悲本怀,数年来一直竭力劝止。”    鸠摩智笑着。    几个和尚都明白、他言中所含的威肋之意。    他是吐蕃国师,吐蕃国:自国主而下,人人崇信佛法。    与大理国无异,鸠摩智向得国王信任,是和是战,多半可凭他一言而决。    倘若为了一部秘笈,而致两国生灵涂炭,委实不值得。    吐蕃强大、而大理弱小,战事一起,大理必当不敌。    但如果被他、这般出言威吓下。    天龙寺就将镇寺之宝、双手奉上的话,那成何体统?    老和尚听罢,藐视地一笑:“明王阁下、此经我寺既然不给,又何必为难在此呢!”    鸠摩智双手合十:“你的意思,是只能强迫小僧出手了?”    老和尚站起身来:“老衲并无此意。    但明王如果不明就理,那我们就只能领教明王的高招了。”    鸠摩智一听,大喜:“诸位高僧、如果肯显示一下神剑的威力,令小僧大开一下眼界,那小僧虽死无憾了!”    ------题外话------    求加入书架、月票、推荐票    作者感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