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ater71:你可以不吃陈氏转基因杂交水稻,吃观音土去吧! (第2/2页)
化科技等等。袁隆平这种落后的科技的宣传主要是要强调在文革时期的科技进步给文革洗地,1964到1973年的研究你可以去查这个时间。相信只要不是用PGU思考的人都知道文革那个时候怎么可能有真正的科技进步?其实袁氏杂交水稻产量高但口感差,基本上都是用来喂牲畜的。吹捧袁和吹捧张思德,董存瑞,h继光,飞夺泸定桥,红sE娘子军没有多大分别,样板戏而已」 「另外普及一个常识:在讲杂交水稻对中国吃饱饭的贡献时,我们容易不自觉地默认:粮食=水稻,因为中国是口粮中稻米b例高于小麦的少数国家。但是,粮食主要分玉米、水稻、小麦、薯类、豆类这五大类。而1980年以来,中国粮食结构的变化是,曾为中国人不至于饿Si做出巨大贡献的薯类甚至南瓜之类,迅速从主食序列中退出。最近十年来的变化趋势是,玉米、小麦的产量逐渐上升,稻米的b重相对下降,在谷物的b重,基本在略超过三分之一的位置。中国粮食总量和人均消费量的增长,是所有谷物单产大幅提高的结果,而不只是推广杂交水稻的结果。在这三种作物中,如果按单产的提高幅度看,水稻反而是贡献最小的。」 「杂交水稻对粮食增产的实际贡献,至少和我们以往形成的印象有极大落差。玉米、小麦对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不低于水稻,它们的育种成就,不低于水稻——唯一的区别在于,我们从没听说过玉米之父或小麦之父——这是最值得细细思量的地方,它绝不是一种正常现象。」 听陈彬这么一解释,众位轮回者们总算是也反应过来了:「确实粮食生产又不是只要种子就完事了。化肥、农药、灌溉、机械、农民素质都很重要的。把粮食产量的增长简单归因于袁隆平,属于典型的一元化思维谬误。」 杂交水稻可能是一个好技术,但所鼓吹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绝对是最吹寄吧的技术,只有华为5g,中国高铁,C919大飞机能与之媲美。 说什么杂交水稻养活中国人,这种说法完全是偷换概念,这个世界上除了小孩,没有谁是靠别人养活的,每个成年人都是靠自己劳动、工作来养活自己的,无论合法或非法方式。 另外袁隆平的水稻实验田确实创过单产超千公斤的世界纪录,但他不会告诉你这个超高单产的成本有多高,米价都盘成龙r0U价了,这种不能或无法普及种植的高产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大米是中国人主食之一,以庞大消费人口和种植面积做到稻米总产世界第一也很正常,但中国的水稻平均亩产只居于世界第七,约440千克,水稻平均亩产最高的是澳大利亚,达到550千克。 在粮食生产方面,最着名的宣传是“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殊不知邻居日本却用仅占世界0.3%耕地养活占世界1.8%的人口。 而且,也不会告诉你,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消耗了世界47%的农药,中国人人均摄入农药量也是高居世界第一,如果你为杂交水稻自豪,那你也应该为农药消耗量而自豪呢。 罗嘉平说道:「好吧,杂交水稻能评B级,感觉都是里面日本与美国的贡献,如果纯看中国的技术,估计连C级都达不到」 郝建中疑惑道:「如果杂交水稻真的这么差劲的话,那我们用上杂交水稻有什么意义呢?」 陈彬想了想,还是决定跟他们共享信息:「大跃进活动的排名,是需要靠粮食储备来结算的,而杂交水稻技术虽然别的不行,但增产确实行,并且能在盐碱地旺盛生长,对我们来说这就足够了。反正这粮食种出来也不是给我们吃的,我会专门兑换几十亩泰国香米的种子,我们到时候吃泰国香米。」 有句话陈彬没说,那就是他这个靠补课成就的农老嗨,未来打算对杂交水稻进行一些转基因研究,到时候杂交水稻的产量应该会更高,但这种稻子人吃了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这才是他耗费积分额外兑换泰国香米种子主要原因。 面对未来必定发生的大饥荒,你可以不吃陈氏转基因杂交水稻,吃观音土去吧。 「总之,希望大家配合好我的工作,你们就负责把杂交水稻的种子发放下去,督促右派们尽快将其种在地里,咱们夹边G0u有【冬日暖yAn】的政策支持,杂交水稻在冬天应该也能正常生长。」 大家纷纷点头:「好!」 …… PS:「感觉斤,吨,两的统计单位有点复杂,并且历史上夹边G0u真正的产能数据我基本上找不到,所以有点写蒙圈了,直接用SLG游戏的数据化方式来展现各种物资的产量吧。资源存量方面,夹边G0u现在的木头储备约为10000单位,青砖为3000单位,食物为40万单位。资源产出方面,现有的伐木场每天可以生产1000单位的木材。这样是不是就直白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