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蝉声_第二十五章 盘蛇闻声出冥洞 君子击掌誓商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盘蛇闻声出冥洞 君子击掌誓商约 (第4/4页)

要避免白白被对方伤害。

    技击有时候也是一种博弈,战斗有时候也是一场战争。

    士气和主动权的重要性,足以在瞬间逆转胜败。

    刘赢虽然还没有败,但是对方已经立在了不败地,这样的仗,不能打。

    于是刘赢开始退。

    军溃如山倒,搏击又焉非如此呢?

    无上僧本来已经被缚住的手脚仿佛忽然绷断了所有无形丝带,忽然恢复了迅捷,诡异,甚至有些狠辣。

    刘赢想进,不灭便踏前一步。

    面对一堵行走的五行山,以及背后不时射出的杀机,刘赢一退再退。

    他的忍让并非完全没有意义。

    2

    他在观察不灭僧,仔细的研究他的每一个动作,

    喉头的每一个蠕动,鼻翼的每一次翕合,腰腿膝踝每一个微小细节。

    这种诡异的功法,虽然他第一次碰到,但江湖从不缺乏对他的传说。

    这是一种需要配合沙门苦修才能大成的功法,佛家称之为金刚。

    就如同那块他山石一般,无论风来雨来,刀来剑来,

    我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顽石不生,故亦能不灭。

    刘赢并不信那么玄乎的东西,但是不质疑它的存在。

    在他的认识里,这必然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功法,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反复的锻炼和呼吸吐纳的配合,将肌rou压缩到一种超自然的强度。

    2

    所以他必须看破对手呼吸的节奏,找到对方破绽最大的那一个点,然后毕全功于一剑。

    他不断的后退,口中却在念着算诀。

    眼见不灭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喉头的蠕动越来越吃力,迟缓,

    刘赢觉得反击的机会可能就要来了。

    他开始倒数,从十向一倒数,

    一旦心中跳出一这个数字,他就会发动。

    立即发动,尽全力发动!

    他可能今天都不会再等到第二个机会,所以这一击只能成功!

    “三!”,不灭僧踏前,刘赢退。

    “二!”,无上僧的双腿连环踢出,刘赢再退。

    2

    “一!就是现在!”

    随着心中一声暴喝,

    刘赢足下重重一踏,虎腰微错,人剑合一,腾身而起!

    》》》》》敲黑板时间《《《《《

    说起鲁班的姓氏,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概念鲁班是春秋时代人,男子称氏不称姓。其氏为何,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是首先可以排除的是,公输并非鲁班的氏。

    鲁班不属公输氏的证据在这里

    《汉书》颜师古注鲁班与公输氏皆有巧艺。故乐府云公输与鲁班。(原诗谁能刻此镂,公输与鲁班。)

    《吕氏春秋》公输,鲁般之号,在楚为楚王设攻之具也。

    《通志略?氏族略》公输氏,鲁公输般之后也。

    这三本书,都是学术界非常有分量的典籍。结合此三者,鲁班号公输,并非以公输为氏,这不是同一概念。但公输氏出于鲁班之后,属于以先祖字号为氏,这在春秋时期,尤其是王族支系非常常见(鲁国有公输若,般之在世,公输若方小。——出《礼记》)。

    2

    而此外,《礼记》,《战国策》,《后汉书》,《墨子》,《盐铁论》,《孟子》,《列子》,《慎子》等书都提到过其人,并未点明姓氏,或称公输,或称公输子,或称公输般班。关于公输般的称呼,号 名的称呼方法在上古三代是存在的,比如太公望,介子推。

    鲁班姓公输的说法最早可见于明代杂学《鲁班经》“师讳班,姓公输,字依智”,只是这一条记载首先犯了姓氏不分的错误,其书的成色分量也实在有限。考其出处,可能来自《山东通志?方技志》曰“公输子,鲁公族,名班,或作般。”不过根据这个说法,鲁班反倒应该是“鲁氏”公族了。《山东通志》也是后人补记,成书于正德年间,鲁班的籍贯是否在山东亦只可备为一说。

    至于中提到的鲁地“殷民六族”和诸多公某姓的出处,都禁得住考证。因此本作认为公输这个号可能与殷民六族有关的逻辑,所引典据还都是可以站住脚的。毕竟能将“输”这个字直接用入自己的字号,一定是有故事的人。

    只是鲁班究竟是否属条氏,亦无可考。北条久迟此人,是为了系列情节杜撰出的名字,和大连铁男是cp名。久迟,出自日本神道教土木之神久久能智在呪词中的本名屋船久久迟命(命是神道教诸神称谓之一)。久久(今假名转写クク)其实就是木木,知(ノ)是之的意思,智迟(チ)的取意是神。久迟,就是木神。所以关于大连铁男的身份,是不是有聪明的小伙伴已经猜到了呢?这条线索有些剧透。但是本书不怕剧透,所涉及的人物大多都是史实人物,他们生活的年代,事迹,官阶,和史书赋予的性格都不会被刻意扭曲。但是的结局,情节的走向,是没有那么容易被预知的。

    不过日本的北条氏,三条,六条,中条,东条等氏,在中国南北朝时代都还不存在。后世以建筑学知名的后北条氏也是由其他姓氏改姓的。在这里和久迟撞姓,就算是一个无意的巧合吧。

    在本作当中会出现好几位与神道神祗有关的人物。神道教,其实和中国原始道教是非常相似的,敬的是天地君亲师,重祖祭,信奉万物有灵。将人,将物神格化,方有八百万神之说。其实中土道教和日本神道很多神位的来源都是历史人物,也是东亚历史的一方缩影。

    ps盘盘国无上僧所宣佛号南无查图穆可哈(chaturukha),是印度教梵天的化身之一,生有四面,后来在东南亚演化成了具有独立神格的四面佛。维达(veda)是吠陀书(本作蜚驮书)的另一音译,象征智慧。

    nruosheng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