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八章:驱虎逐狼 (第2/3页)
大了。 强如高句丽,都被他们不到俩月的时间直接灭国。 那么换成他们呢? 恐怕根本就用不上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把他们的国家给灭掉吧! 他们此前在攻击新罗的时候,就已经惹怒了唐朝。 如果进一步挑衅的话,大唐一旦派兵来攻打他们国家,他们又该如何进行抵挡呢? 面对新罗的顾虑,渊盖苏文不由冷笑道: “你们的顾虑,是如此的可笑。新罗一直是大唐的走狗,如果我们现在不能攻下新罗的话,到时候新罗必定会联合大唐,将我们全部消灭掉。” “现在你帮助我们,必然会遭到大唐的攻击。但是你们以为,就算你们现在不帮助我们,大唐就不会攻击你们了吗?” “现在的事实是,无论如何,大唐都不会放过你们!既然如此的话,为什么你们不和我们一起,快速灭亡掉新罗呢?” 最终,百济王国被说动。 然后,高句丽十万大军,联合百济,一起向新罗发动了猛烈攻击。 这一次攻击新罗,高句丽是真的玩命了。 因为现在他们已经亡国了,连块栖身之地都没有。 如果不能快速拿下新罗的话,他们连生存都是问题。 所以,他们攻打新罗的时候,真的是悍不畏死。 面对两个国家的联合攻击,新罗摇摇欲坠,连忙向大唐求助。 现在大唐的消息传递速度,异常迅速。 很快新罗国的求助信息就传递到了长安。 原本李愔已经和皇上商议妥当,决定不援助新罗,任由新罗自生自灭。 等到新罗亡国之后,他们再攻打新罗不迟。 1 不过忽然之间,李愔忽然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他改变主意了。 李愔进宫找到李恪。 “皇兄,臣弟觉得,我们应该援助新罗。” 听到李愔的话,李恪不由诧异地问道:“六弟,你以前不是这么说的啊?你不是说,我们看着新罗灭亡,然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再趁机消灭掉他们吗?”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皇上,臣弟想,如果任由渊盖苏文联合百济,拿下新罗的话,那么渊盖苏文的实力,非但不会减弱,甚至反而会增强。” 新罗的国力,面对两国联军,很显然并不够看。 如果渊盖苏文能够快速拿下新罗的话,他就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充,兵力甚至会更强。 这个,当然是李愔不愿意看到的。 李愔继续说道:“皇兄,我们可以在物资上,对新罗进行援助。特别是守城器械上,让新罗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 “让他们三个国家狗咬狗,不断的削弱他们的力量,然后等到他们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拿下!” 1 听完李愔的解释,李恪不由兴奋地说道:“好!六弟,你这个策略,真的是太好了!既然如此的话,这件事情,就由你全权处理吧!” 接下来,李愔马上命人运送物资给新罗。 这些物资,自然是通过海路直达新罗的。 并且李愔还派遣使者,向新罗国君真兴王传递自己的善意。 “哎呀,真是抱歉啊,现在突厥侵犯我们的边疆,我们已经在和突厥作战。” “所以,短时间内,我们的兵力,可能没办法赶过来支援你们!但是我们会在物资上对你们进行援助,你们需要多少物资,我们都会大力支援。” “你们一定要坚强!你们一定要坚持住,等我们击溃突厥之后,马上就会赶过来帮助你们!” 新罗的消息,可没有大唐那样灵通。 他们根本就没有突厥方面的任何消息通道。 因此,使者的话,让真兴王信以为真。 1 虽然没有援兵前来协助他们,让真兴王颇为遗憾。 但是大唐的援助物资,让真兴王底气高了许多。 这一次,大唐援助的物资,不但有粮食,还有弓弩。 光是箭矢,这一次就运送了足足三十万只。 这可是大大缓解了新罗的防守压力。 现在,他们国库内的箭矢,已经明显不够用了。 但是他们的生产能力又有限。 就算火力全开,一天也不过能够打造出一千多只箭矢。 而守城必不可少的武器,就是箭矢了。 一旦箭矢用光的话,那么他们的城池,就会非常危险了。 1 现在有了这三十万支箭矢,就可以够他们用很长时间了。 很快的,真兴王就命人将这些箭矢,全部分发到一线的各个城池之中。 一天之后,哪些一线的城池,就反馈过来一个利好消息。 原来,大唐援助过来的弩箭,力道更强,射程更远。 而他们的箭矢,犀利到可怕的地步。 原本他们自己制造的箭矢,根本就没办法穿透高句丽士兵的盔甲。 但是现在,用上了大唐援助过来的弩箭之后,高句丽士兵的盔甲,几乎像是纸糊的一般脆弱。 结果在昨天的守城战中,他们用弓箭,轻易的射杀了几千高句丽士兵。 让高句丽疯狂的攻势,不得不暂时退避。 而百济那边,发现情况不妙,马上就命令大军后退。 1 百济,本来就是来协助高句丽的。 他们的攻城,本来就没怎么出力。 如果好攻的话,他们会迅速拿下。 如果不好攻,他们就会围着城,按兵不动。 现在新罗有了穿透力如此强的箭矢之后,他们就更不会猛烈的攻城了。 因为新罗有了箭矢之后,一时之间,渊盖苏文一时之间,居然陷入了两难之境。 但是对新罗,渊盖苏文是势在必得。 因为不拿下新罗的话,他将无容身之地。 渊盖苏文,不得不在其他的方面,寻找破城的办法。 战局一下子僵持住了。 1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愔不由眉头紧皱。 这可不行。 他要是的是他们两败俱伤,如果就此僵持住的话,哪怎么能行呢? 因此,李愔在仔细的研究了一番对局之后,给新罗国君真兴王,出了一份绝妙的主意。 真兴王在拿到李愔给他指定的作战计划之后,不由大喜过望。 妙啊! 实在是太妙了! 大唐蜀王,果然是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