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回舌灿莲花嫌隙成佳话,两心相印孽缘变良缘 (第2/2页)
阿筠愿意嫁给舟儿,不管舟儿的病有没有起sE,她都是我们崔家的救命恩人。我已和宝嫦商议过,阿筠进门的第二天,就把家里的钥匙和对牌交给她掌管,宝嫦也没有异议,还有……虽说咱们都住在一个屋檐下,也不能委屈了阿筠,我打算把名下的几个庄子送给她当嫁妆,再给她添几套衣裳头面……” 江宝嫦在一旁笑道:“阿筠meimei跟着我理过几个月的家,一应流程都是熟悉的,想必不会出什么岔子,我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躲躲清闲,专心忙铺子里的事。” 何氏和孟夫人暗暗感叹江宝嫦行事大度。 做为唯一知道内情的人,孟筠则觉得自己像做梦一样。 她有自知之明,明白以她的出身和本事,最多只能嫁一个寒门士子,不仅没有法子把孟夫人接到身边照顾,由于出不起像样的嫁妆,又无人撑腰,在婆家必定受尽委屈。 然而,如今姨母竟低声下气地过来求她,还许诺给她添嫁妆,她一进门就能管家,那些看不起她的奴才们肯定要大吃一惊,再也不敢说什么难听的话,做什么过分的事。 孟夫人沉Y许久,觉得这桩婚事虽然仓促了些,倒是实打实的实惠——便是孟筠嫁过去不久便成了寡妇,她们母nV俩也终身有靠。 她看向孟筠,问:“阿筠,母亲只听你的,你愿意吗?” 孟筠的脸儿烧得通红,飞快地看了眼江宝嫦,鼓起勇气道:“可我还在守孝,孝期成亲,于礼不合……” 她这个回答像是松了口,又没完全答应。 江宝嫦暗赞孺子可教,迎着何氏求助的眼神,笑道:“不妨事,如果我没记错,阿筠meimei守孝已满一年,圣上起复官员时,每每有‘夺情’之举,咱们后宅nV眷,就更不必严守这些规矩了。” 她话锋一转,道:“不过,阿筠meimei的一片孝心令人动容,左右她年纪还小,不如先成亲,过两年再行周公之礼,舅母和姨母觉得如何呢?” 何氏只想着早一日冲喜,早一日把崔行舟的病治好,连忙点头道:“宝嫦说的极是。” 孟夫人却另有隐忧,吞吞吐吐地道:“可是,舟儿风流多情,喜欢在后宅厮混,要是这两年里,和身边的丫鬟生出什么是非,珠胎暗结,阿筠可怎么办啊?” 闻言,孟筠脸sE一白。 江宝嫦抢先道:“姨母多虑了,舅舅是读书人,舅母又最重家风,哪里容得了庶长子?真有这样的事,舅母第一个不依。” 她看向何氏,问:“舅母,您说对不对?” 何氏虽然担心孟筠不好生养,却不敢在这个时候惹恼她们,只能应承道:“meimei放心,如果哪个小贱人胆敢g出g引舟儿的事,不必阿筠开口,我立时发卖了她!” 江宝嫦和孟筠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孟筠一意孤行,非要嫁给崔行舟,她也只能帮她走到这一步。 如果孟筠争气些,牢牢拢住崔行舟的心,让他改了拈花惹草的毛病,再把崔府的下人们彻底收服,牢牢掌握中馈之权,想来没有哪个不长眼的丫鬟敢和主母作对。 如果她不争气,江宝嫦费再多心思,使再多力气,也是枉然。 何氏和孟夫人将婚期定在三日之后,商量得差不多,立刻领着孟筠去见崔行舟。 孟筠强压着满腔的担忧,学着江宝嫦平日里的稳重模样,慢慢走到熟悉的院子里。 她迎着那些丫鬟们复杂的目光,既不赔笑,也不自怜,犹如脱胎换骨似的,矜持地等何氏开门。 耀眼的日光刺痛了崔行舟的眼睛,他一手伸到额前遮挡光线,另一手依然紧紧握着木雕娃娃,待到看见熟悉的身影,惊喜得从床上摔下来,连滚带爬地冲向孟筠,抱住她的双腿,高声嚷道:“阿筠meimei,你还活着?” 孟筠心中一震,情不自禁地伸手扶住他,抚m0着瘦得几乎脱相的面容,哭道:“行舟哥哥,你怎么病成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