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勒刘的短篇合集_【民国】曼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民国】曼祯 (第1/4页)

    顾家祖上风光过。

    往上捯五六代,顾太爷也是常在朝廷里出入的T面人。可老话说:贵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顾家到了清末已是花钱捐官的地步,以至后来革命军进了京,顾老太爷便匆匆忙忙带了家人到苏北乡下避难。

    老话又说:百足之虫Si而不僵。

    两三代下来,又在乡下积了些名望,顾老爷又带着他们这一辈的辗转去了南京,等生下二nV儿顾曼祯时已有些家底。曼祯随父亲,Ai读书,一路读完nV子高中,又去国外念大学。而她父亲却没能盼回留洋的nV儿,疾病来得快,挣扎了俩个个月便撒手人寰。

    照理说,留洋的nV子该是新式的脾气,就连街上绞了短头发的nV中学生也是鼻孔往上翻,满口“自由民主”“科学道德”的;而曼祯虽在国外呆了四五年,说得一口流利英文,骨子里却撇不开传统nVX的娴静淑雅,脾气也是过分柔和。也因此少不了吃些亏。

    回国之后自然是不着急结婚的,可二十二岁的年纪已是不小。她哥倒是不说什么,可她那嫂子嘴巴毒,自曼祯回国后便不大高兴,发现留洋的二小姐是个软柿子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地拿捏。

    这天曼祯从报社回来,徐妈迎在门口帮她换鞋,脸sE惴惴地:“小姐……家里来客了。”

    曼祯将新鲜的花束放在鞋柜上,轻声问道:“是甚么客?”

    徐妈往回看,又压低嗓子说:“是大夫人叫来给小姐说媒的。”

    曼祯不言语,只低下头去掐那花的j,稠绿的汁水染上指尖。“嫂子用心了。”

    徐妈叹口气,又去瞟曼祯的眼sE:“小姐也是到了年纪…好歹是大少爷的亲妹子,上点心也是应该。”

    曼祯“嗯”了一声往客厅里走,还没拐过屏风就听见nV人格格地笑:“……留过洋最好不过….丁先生顶Ai西式的nV子……”

    又听她嫂子说道:“我们这个妹子,虽是留过洋,会说英文——孙夫人您吃茶,上好的毛尖——却没学来那洋nV人的坏毛病,脾气依旧温顺的很。”

    “啊呀,再好不过,再好不过……”

    曼祯心里有些发堵,有客却也不能不见,便绕过屏风去说道:“嫂子,我回来了。”

    “诶呀,这就是二小姐吧?”与嫂子对面坐着的一个胖妇,满脸横着白花花的r0U,一笑起来果冻似的颤:“真是…长得跟电影明星一样,丁先生哪有不喜欢的道理?”

    曼祯正想开口问,就见她嫂子将茶杯往桌上一磕:“这是常与我打牌的孙夫人,孙夫人热心肠,听说你眼光高,便与我来说媒。”

    曼祯进来得急,连披肩都没脱,抿了抿唇道:“嫂子…我舍不得家,还想陪妈几年。”

    她嫂子往下一沉嘴角:“知道妹子孝顺,可也得看时候不是?都二十二的年纪,知道的呢,说是二小姐孝顺。不知道的还说是我这当嫂子的不上心,白白耽误了妹子。”

    孙姓妇人惯会看眼sE,一拍大腿道:“诶呀,瞧我这…还约了与张太太一齐看电影——顾太太留步,让徐妈送就行,您跟妹子好好商量——徐妈,你待会也帮着劝劝。”说完扭着肥胖的腰溜出玄关。

    曼祯依旧站着,眼圈都红了:“嫂子,您这是何必…我有谈恋Ai的自由!我不能像商品似的任甚么丁先生苏先生挑!”

    嫂子往上一斜眼睛,声音立时高昂起来:“听听,到底是留过洋的人,张口就谈‘自由’,我问你,‘自由’能当米面吃不能?你问徐妈,你去问问徐妈现在外头米面多少钱一斤?布料又是多少钱一匹?自己亲骨r0U,照理说不该提钱的话,提起钱来,这话可就长了!你留洋回来,甚么好吃的好用的不是紧着你?老爷一蹬腿留下烂摊子,老夫人病歪歪的要我侍候,你哥又是窝囊废,顾家里里外外,甚么不是我来C持?现在跟我谈自由,你在国外喂鸽子、拉梵阿玲的时候,怎么不来谈自由?我告诉你,家里有闲人,可是没闲饭的!……”

    曼祯被一席话堵回来,又不会吵架,只能红着眼圈到楼上去。

    顾老太太在最里头那间,曼祯敲门进去,就看见老太太跪坐在蒲团上,手里一下一下敲着木鱼。“妈。”曼祯叫了一声便哽咽。顾老太太耳朵还好,客厅里说的话她都听见了。念声“阿弥陀佛”张眼道:“曼祯,各人有各人的难处。你爹走了两年,家里头日子愈发难过,你大哥又是个不争气的,如今全是你大嫂管着家里,她说话难听些,不去理她就是。”

    这是撒手不管的意思。顾老太太礼佛,佛心苦度众生,唯独不肯低头度生nV。

    曼祯眼睛里涌出泪来,披肩的流苏随着动作一晃一晃。顾老太太又说:“你爹在世时,非要你去留洋,留洋要花多少钱?前两年家里卖了些地,还能吃几年,现在却是没有地可卖了。你大嫂肯嫁到家里来已是不容易,如今她安排甚么,且听醒些,好补过这几年的亏空。”

    曼祯看着她母亲,心一点一点凉下去——原来母亲眼里也是只有钱!将nV儿嫁出去,如同卖掉牲畜一般,好估量能换回多少钱来!

    曼祯跌跌撞撞地从母亲房间里出去,就撞见大哥醉醺醺地往楼上走,大嫂在楼下尖着嗓子骂:“……整日里狂plAn赌,迟早毁了身子!跟着你顾家真是造孽,又喝酒,再喝酒我砸了你的酒柜!……”

    曼祯靠着镜子,斜yAn拖着金灿灿的尾巴照进来,仿佛给人镀了一层金光。人人都是r0U身菩萨。

    次日孙太太又来了,明显不如上次那般上心,仅勉强笑道:“顾太太还是得跟二小姐商议商议,这毕竟是两边的事……”

    嫂子拿眼瞟她,曼祯捏着手回道:“嫂子说的媒,我自然是愿意的。只是孙太太说的丁先生,可是丁公馆的公子?”算来算去,南京城里姓丁的适龄者也仅有几个,刨去门楣低的,只剩一个丁正钧。丁正钧是继承父业的独子,只是如今已是而立之年,已有正妻。就这样还是花边新闻满天飞,报纸上天天印着“丁少与某某明星携手出游”,难不成这孙太太想让她去做小?

    正思忖着,便听孙姓妇人尖着嗓子笑:“二小姐哪里的话,那丁大公子已有正室,我能让二小姐去做妾不成?”喝了口茶又添句:“说的是丁老爷,丁鸿才。”

    曼祯的脑子“轰”得一声,丁鸿才已过知天命的年纪,过几年便花甲!登时脸sE煞白,耳朵嗡嗡的,模糊听到嫂子回:“也是妹子有福气,嫁过去再也不用将养小的。”

    孙姓妇人笑声更尖,嗓音扯得像江边的大雁:“可不是,连丁二少爷都与二小姐一般大了——也是留洋回来的——”

    嫂子又问:“丁家何时有二少爷了?”

    “您不知道?是丁老爷年轻时与外国nV人留下的种。虽是私生子,却也颇有些能耐,左不过是怕在洋人堆里兴风作浪,倒不如收回国,在眼皮子底下放着。对外就说是留洋回来的。”

    “这理倒也对。”

    曼祯甚至不记得孙夫人何时走的,只是丁家递了帖子来,彩礼一箱接着一箱送,家里头除了她没人不高兴,大伙都乐意将二小姐快点嫁出去——要知道,最近连厨子的工资都足足涨了两块钱。

    浑浑噩噩地,大婚那天化了妆穿了中式喜服就被塞进汽车里,众人都在笑,沿街的花童奋力抛洒花瓣,请来的西洋乐队一路奏着婚礼进行曲。没人关心红盖头下的新娘子是不是在哭。

    一进了丁府,触目皆是大喜的红sE,丁老爷喜Ai“中T西用”,连娶填房都是中西结合的婚礼。

    新娘子要踏火盆,她感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