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们全家改持极品剧本[七零] 第53节 (第2/3页)
,别看我家最近起了房子,日子好像越过越红火,其实我这裤兜子里面比脸都还干净,一毛多余的闲钱也没有了,可我家还有三个姑娘要养活,三个姑娘之前身体亏欠的厉害,得好生补着,我呢,这段日子也跟着老爷子从报纸上看了不少东西,知道好些政策了,我想打打擦边球,去黑市上闯一闯。” “胡闹!”顾老爷子是第一个不赞同的,老爷子嘴硬心软,曹老二不怕他们坏分子的名声私下和他们家来往已经让老爷子很是感动,加上他时不时送东西来,甚至还给他们家翻修了牛棚,种种恩惠下来,顾老爷子已经将曹老二当成了自己亲儿子,得知曹老二想要铤而走险,自然是一百个一万个不赞同。 现在的形势和政策是能随便冒险的吗?! 那一家如今就指望曹老二这个顶梁柱,要是曹老二不好了,家里的几个女眷们怎么办?这可是农村,一个女人单独带着几个小丫头,顾老爷子简直不敢想象三个小丫头将要面临的日子。 他是很喜欢春春夏夏秋秋这三个丫头的。 春春秋秋这俩丫头,虽然是两个小丫头,但真真是读书的好苗子,尽管现在大学已经停课了,可是万一呢? 未来的事情到底如何,谁都说不准不是吗? 至于夏夏这丫头,虽然在学习上缺少了那么一两分天分,可是孩子态度认真,一是一二是二,交给她的任务,哪怕对小丫头来说很是艰难,小丫头也会咬牙完成,从来不会动歪脑筋,经历过被手下学生举报的事儿,顾老爷子对这种老实本分的孩子也很是喜欢。 反正,顾老爷子是不怎么赞同曹老二去冒险的。 顾家老太太也是一百个一千个不放心。 那三个小丫头多喜人呐,要是曹老二有个三长两短,她们可怎么办呐。 两个老人家持反对意见,顾家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却觉得,曹老二的想法未必就不是一个好主意,夫妻俩对望一眼,顾家大儿子开口道:“曹老弟,当今这局势,可不是能随便闯荡的,你如果是临时起意,那我们恐怕得劝你回去;你要是确实有计划,是深思熟虑之后真的想好了的,那我倒是可以帮帮忙。“ 那自然是有计划的。 网友们集思广益编出的发展路线,细节上也许还有欠缺,用来应付六七十年代小本买卖,还是绰绰有余的。 毕竟,这个时候大多数人脑子里面根本就没有市场营销策略这个概念。 曹老二直接照葫芦画瓢,把秋秋早上和他说的以及自己一天顿悟的道了出来: “顾大哥,我的计划是,先摸清楚黑市的位置,再看看人家的价格,然后再自己去卖货;让我婆娘呢,给我做一件里外两个色的衣裳,我进去卖东西时候,穿外面,出来时候,穿里面;还有,卖的东西不能太扎眼,就普普通通又好卖出去的就好,最好呢,能赶紧发展出固定的客源,打出属于自己的名声……“ 怎么听都不像是临时起意,别说顾家夫妻,就连一开始反对的最厉害的顾老爷子都觉得,这计划,可行! 不过,既然曹老二都计划的这么周全了,还来找他们家干啥? 顾老爷子心里纳闷的很:“这不是都计划的好好的了吗?” “嗨,计划是有了,最关键的一个,实在是想不出来了。”曹老二使劲儿给顾老爷子戴高帽,“老爷子您聪明,不是我这样的大老粗,老爷子您帮我想想,这啥东西,它一不要本钱,二还能稳定长久供应,三还不能太扎眼,我们家这情况,还他妈的赔不起,必须保证能卖出去,老爷子您帮我想想。” 这,这确实不是啥随随便便就能想出来的。 顾老爷子可算弄明白曹老二的来意了,认真思索起来,要么说姜还是老的辣,没用多长时间,还真让他给想出来符合曹老二标准的东西来:“这不要本钱的,无非就是山上跑的,水里游的;这山上跑的不稳定,咱可以看看水里游的,鱼什么的卖了可惜,也离不开水,死了臭了就不值钱了,反倒是这黄鳝泥鳅的,离开了水还能活一阵子,也好卖出手,毕竟谁家不缺油水呢。” 黄鳝泥鳅。 曹老二猛地一拍大腿。 这东西好这东西好!这东西他们生产队附近的河沟沟里到处都是,只是这东西喜欢打洞,不好逮,村里的婆娘们也都嫌弃这东西长得恶心,味道也有股土腥气,不咋好吃,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想起来,这会儿听顾老爷子一说,才发现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为了他曹老二生出来的。 别人不会逮,他曹老二会逮啊! 小时候曹老太偏心,只稀罕曹老大一人,他和老三有时候馋rou了,就回去摸鱼摸泥鳅,然后拿回去让老太太做成菜,老太太偏心,要是只捉个两条三条,能分到他们俩手里的rou着实有限,为了能多吃到两口rou,曹老二才练就了一手捉泥鳅捉黄鳝,甚至摸鱼,摸青蛙王八的好本事。 只是他一开始根本没把这些东西和“能卖钱”联系到一块儿。 毕竟对曹老二来说,这些东西可不就到处都是,根本不花啥功夫,和鸡蛋乃至山里的野味不一样。 结果差点儿就把这些好东西给错过了。 下次可千万不能再犯了错误。 曹老二在心里给自己提醒,随即,心眼子活泛起来了。 同样是随处可见的东西,这河里的泥鳅黄鳝能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