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他的大将军啊 (第1/3页)
殷朝始皇,一统中原。坊间传闻他是战场上的罗刹,三头六臂,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又有传闻,其是天仙下凡,他出生那天凤凰现世,长鸣不绝,为平定大荒,救济苍生。还有传闻道…… 除去一些污七八糟的密料,十五岁一战封神,二十八岁登基为帝,四十岁放权天下,五十岁纵享天伦——不枉为辉煌的一生,他就算离开也该是笑着的。 不管坊间如何传说,都不难看出他是如何地受崇敬和爱戴。 国丧进行了七天七夜,依然有群众自发地在宫门前哭丧。 大荒土地上顷刻间仿佛只剩了白色。春日煦阳也温暖不了这悲恸的气氛。 但时代不能因为一个皇帝之死而停滞不前。 风眠立的太子立春已战死沙场,上位只能各凭本事。 新帝是五皇子,风立秋。尊号承兴,年号顺德。 风眠是在大漠长大的。他无心教育子女,因此一些大的皇子皇女一到岁数便会被扔去边关历练。 有的孩子功成名就地回来了,有的孩子自愿留守在那里,还有的便是死在了人堆里。 反而是后来一时兴起,那时几个半大的孩子被他亲手辅导过一段时间。 他从不管别人说什么,一时兴起,及时行乐。能不能把握住机会,都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立秋登基他一点也不意外。 但先帝声望太高,任何一个新帝都要面临这样巨大的压力。 能不能挺过去,也看他的本事了。 “母父。”听觉微动,他叫了一声,正好闻君牧进来了。 不过几日,封珩已经能清楚地吐词了。他除了动作缓慢笨拙些,几乎就像一个正常人在生活。 此时膝上摊着一本读物,虽一个时辰了也没翻页,闻君牧依然是甚感欣慰。 “珩儿,尝尝母父新摘的桃。”他伺候着封珩,将切好的果rou递到人嘴边。 那漂亮的唇瓣微启,舌尖无意识地刮过手指。 闻君牧瑟缩了一下,若无其事地拿起下一瓣。 封珩看在眼里,当初闻君牧追他可谓轰轰烈烈死缠烂打,不至于是个迟钝的人。那只能是……在自欺欺人了。 “母父吃。” “好,母父也吃。”以前是他说什么珩儿动一下,现在是珩儿说什么他做什么。 舌尖下意识地舔过刚才还有温度的指尖。 封珩在心里笑了笑。 谦和殿一方小院,无人打扰,孤芳自赏。 院里花开得很漂亮,只是他封珩不会再被这宫墙困住。 但这几日宫里实在不好四处走动,他只能从闻君牧那里得知一些外界的消息。确实不是个好时候,他也不急,暂时在这里大鱼大rou补补身子,也乐得悠闲。 大概这七日全殷朝就他过得最无忧无虑轻松自在了。 但葬礼宗室子弟都得戴孝,他一痴儿很少露脸,人们的忘性是很大的,十八年过去已经很少人知道有他这一号人,本是不去也无所谓。但闻君牧怕他憋闷,还是把人带了去。 “旁人说的话你莫要在意,若是不乐意,在一旁藏着也好。若想看看你父皇,就跟着母父吧。”闻君牧嘱咐道。 下葬前来人是一波一波的,闻家从商,并未入仕,前来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好歹不会因为人太多出什么岔子。 该哭的都已经哭过了,这时只是头七来送最后一程。 无数的金银财宝成箱成件地堆在周围——都会成为陪葬品。可惜他不信那些,群臣进谏的修帝王冢他也一直没同意。 没想到百姓自发服役,短短七日便给挖好了墓。 封珩看着身着荣华富贵的自己,走时终究两手空空,也不知在想什么。 闻君牧的出现很正常,但他身旁跟着的一位公子,却吸引了全场的焦点。 跟棺材里的人吃了返老还童药站在那儿似的。 先是吃惊,又因为戴孝服露出的精致的下颌线忍不住多瞧两眼。年轻人们已经在嘀嘀咕咕了。被公公警告地咳了一声,才收敛了些。 “君儿,这是……”从灵堂中出来,便在眼神交流中跟着两个老人走了。 “爹,娘,这是珩儿呀——珩儿快叫外祖父外祖母。” “外祖父,外祖母。”他的眼里闪过迷茫,还是跟着叫了。乖巧安静的模样让两个老人心喜。 “这是珩儿?珩儿不是……”到底没把“痴傻”二字绕出口,闻母才笑到,“转眼长这么大了,这孩子生得可真是标志,净挑着你两个爹的优点长了……珩儿跟你母父在宫里可好?可想跟外祖父外祖母回去玩儿几天?你哥哥去边关这几年,愣是不着家,我老两口可闲着呢……” 他的兄长风处暑,是怕老两口寂寞,闻君牧直接送去给他们找事儿干的。当时想着有快出生的次子陪,没想到一陪就是十八年。 “封珩”小时候虽也长得可爱,但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像是鬼魅,怕的人自然避之,不怕的人则爱欺凌这个不会反抗的出气筒。 那些污糟事儿想必闻君牧不会拿出来给老两口添堵。 “爹娘,你们别担心,珩儿现在才好,还得我伺候着……”他们说着便要走到门口了。 封珩安静地跟在一旁,余光瞥到那走路带风的人影。 不远处还有马蹄声在追。 “是镇国大将军!” “衢州边关离京城不是有一个多月的路途嘛!” “孔阳将军生得好英俊啊……” “嘘——英俊是英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