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一笑泯恩仇 (第1/1页)
接着他们又辗转了很多地方,来来去去的,一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反正朝廷中有阮凌坐镇,他们也不着急回去。 他们不着急,阮凌却急得不行。 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沅陵做主。本以为悠洺飨他们不会太过分,玩个半个月一个月也就回来了。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扔下他,一扔三个月,他真是越想越气愤。 於是他就写信传过去,催他们快点回来。 中间传信的人自有办法将信件传到悠洺飨的手中,但是悠洺飨看不看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这三个月以来,阮凌写了几十封信,悠洺飨每次接到都是扔到了一边。 三谨偶尔还拆看看有没有重要的事情,还算是给沅陵些面子。 沅陵一连投了几十封信,一封回信都没有。於是他气得在大殿内暴躁的高声喝骂着悠洺飨这个没良心也没责任心的人。 好似这个广北国的江山是他阮家的一样。 悠洺飨也是真不把他当外人,就这麽把大权扔给他。 这要是他有异心,江山不就是唾手可得?! 不过,这破位置,他更是不稀罕。 一天累的要Si掉似的。 起的bJ早,睡的b狗晚。 阮凌找不到悠洺飨,也得不到他的任何回信。心里的火气无处发泄,於是就将他书房里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一遍,尤其是他最喜欢的砚台,一下砸了好几个。 看着一片狼藉的书房,阮凌才算是满意了些。他等着悠洺飨回来之後,看他的表情。 三个月之後,一行人偷偷m0m0的回了京都。 看着一切被阮凌打理得紧紧有条,他们一些人又偷偷m0m0的出了京都,觉得自己还能再玩一圈。 他们这麽明显的目标人物,怎麽能不引起阮凌的注意呢!当阮凌得知几人回来了,又偷偷溜走之後,将悠洺飨的寝殿也砸了一番。 “我看他这个位置是不想要了。” “他不想要了,我还不想管了呢。” 於是,第二日阮凌就称病不上朝了,什麽事都不管了。 这下朝中可算是炸了。 那些大臣本就知道自家的陛下,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一连三个月都没有出现。 但是他们也知道,不可能是因为有什麽变故。 一直都有阮凌撑着,什麽事情他都解决了,暂时也没有出现什麽纰漏。可是如今阮凌称病不上朝,他们这些人有一些事情该找谁处理呢? 找悠洺飨是找不到的,所以还是只能找阮凌。 於是那些人也不上朝了,每日就守在阮凌家府门口,吵吵嚷嚷着说要见他,有一些个事情要禀报。 阮凌被每天的人堵在门口,门也出不了。在府内还听着外头吵吵嚷嚷的,听得他脑仁儿疼。於是他也开始有了离家出走的心思。 但是心里还有一丝理智告诉他,他不能走。他若是走了,那麽朝中就真的乱套了。 就这样又僵持了十几日,悠洺飨终於带着妻儿回来了。 可惜悠洺飨回来之後,他看到了自己寝殿杂乱的场景和书房的一片狼藉的时候,阮凌并不在现场。不过就算是在现场,他也看不到悠洺飨脸上会有什麽表情。 因为悠洺飨在回来的路上已经设想过阮凌会怎麽样发泄心中的愤怒了。 不过看到了一片狼藉的书房和寝殿之後,觉得也不过如此嘛,没有把他的g0ng墙给拆了就不错了。 其实阮凌是有过这种想法的,但是想着如果把g0ng墙拆了的话,他还得为了g0ng内的安全再重新建设一遍g0ng墙,这种费力气的事他是不会做的。 阮凌本想上朝的时候去找悠洺飨算账的。 但是在朝会上的时候,悠洺飨说的头头是道。说这三个月来,他和连栀考察了广北和南金各个地方的土壤情况和气候环境。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所以他们总觉得这些经验可以用来改善广北的种植和粮食的产量。所以接下来就要推行种植粮食的方法了,这件事情由连栀全权负责。 男人之间的事情通常是用拳头来解决,当然了,讲道理也是可行的。但是悠洺飨和阮凌之间是不可能会讲道理的。 於是他俩在练武场上乒乒乓乓的打了一阵,每个人都打得满头大汗,但是却打得酣畅淋漓。 在歇下来擦汗的时候,一笑泯恩仇了。 “你可真行,说是出去一趟,竟然出去了三四个月。你对我就这麽放心,不怕我把你的江山夺了?! 坐上你那个位子,你可知道有多少人想要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我可是唾手可得的时候,却放弃了。我多大的定力,我跟你的关系有多麽的铁才能做到这种不动心的决心。” 悠洺飨却一句话就戳穿了他。“你哪里是和我的关系铁?你分明就是嫌那个位置麻烦,太累。这段日子我看你消瘦了不少,这样吧,我让你嫂嫂为你做一顿美食可好?” 阮凌知道现在的连栀不怎麽动手去厨房了,於是觉得这个机会珍贵难得,狠狠地敲一竹杠子是肯定的。 “就一顿美食怎麽够?!你们可是整整去了三个多月,快四个月了,怎麽着也得四顿吧?!” “你可是真不客气啊,我这件事情还要和你嫂子商量,要看她答不答应。一顿饭我还是能商量的下来的,就不知道你有没有那麽大的面子,让她为你做四顿了。” 悠洺飨现在都学的厨艺差不多了,哪敢劳动连栀亲自动手为她做饭呀。他都没有那个口福了,阮凌倒是想的美。 阮凌却是不管。说是这是悠洺飨欠他的,就算是悠洺飨去撒泼打滚儿,也得给自己求下来四顿饭来。 悠洺飨哭笑不得的,只能应承下来。他也知道这四个月阮凌确实是不容易。 可等到他去找连栀的时候,连栀却已经离开了。 小椒还算是个有良心的,给悠洺飨留下了一封书信,讲明了他随着自己的娘亲出去为国为民的做事情了。还解释了说,是连栀走的急,没有和他打招呼,要他不要生气。 京都可种植的田地是很少的,所以连栀去的肯定是城外田地较多的城镇。 悠洺飨虽然有心想跟着,可是也知道这三四个月积压的事情也够他忙一阵子了。於是只能打消了跟去的念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