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回 僧人买花 (第1/1页)
是说,恶人谷中有一恶僧,嗜血好战,杀人如麻,战阶十四品阶的极道魔尊,按理说一名剃度僧人该以普度众生、济世救人为修行目标,可这恶僧却偏偏反其道而行,道是这世道当以暴制暴,以杀止杀,我度众生,就是让他们早登西方极乐,洗去一身冤孽给他们一个重新投胎做人的机会,他们该是感激涕零才是,一根金刚伏魔棒下冤魂无数。 逐他出少林的师傅法觉和尚曾与他大战三天三夜,可这恶僧功夫高强又冷酷无情,面对师傅下手也不留情,打的师傅重伤呕血,师傅劝他勿要再造杀业,回头是岸,此人却不知悔改仰天大笑发下妄语:吾即为岸,天下佞邪,吾皆为彼之归岸! 通往洛阳的山中官道,树荫成片,阵风习习,一个身着白衣头戴斗笠的僧人缓步行进,他脚下的草鞋磨损的厉害,鞋边都起了毛茬,鞋面和绑腿也都沾满了泥尘,该是走了很久的路。 走了半晌,他突然顿住了脚步。 “出来吧,跟了一路了,还在挑地方?再不出手前面可就是洛阳城了。” 僧人声音低沉悦耳,虽语气含有些许戏谑调侃的流气,却隐含森冷寒意。 树林中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下一刻,僧人身前出现一道身影,光天化日之下一身黑衣,以黑巾覆面,好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可疑之人,此人形似夜袭刺客,此时更似劫道匪徒。 匪徒一亮相,刚要开口说两句,视野里的那白衣僧人身形变得模糊了,形如鬼魅飘忽而来。 ?哎? “等等等等等等——!” 匪徒浑身冷汗一刀架住那以雷霆之势砸下的棒子,却被那重若千钧之力震得虎口险些崩裂,双臂阵阵发麻,撑地双脚几近陷进土道里。 斗笠的黑纱随风翻起一角,露出僧人棱角分明的下颌和一张唇角微微勾起的薄唇,“不等了,贫僧等不及了……”然后便是连绵棍影兜头朝罩来。 卧槽?意识到自己被这恶僧以言语调戏却来不及回嘴,他手忙脚乱接招,狼狈不堪,数息之后,僧人收回棒子背负身后,大踏步前行,身后徒留一被他将人拍进土里的人形坑。 “咳咳,呸!” 人形坑里的人物呛咳出声,撑起身,拉下覆面巾急匆匆回头朝那白衣僧人喊话:“你这泼秃驴!我是好心来提醒你的,你下手就不能轻点!” 僧人头也不回伸手摆了摆:“他们要杀我,派人来即可,寂某接着便是,不过若是你这样的,还是别来送人头了。”脚下一步不停,渐渐走远。 趴在坑里的人被这僧人阴阳怪气损了一通倒也没在乎,他叹了口气爬起身,掸掸身上的土,抬头看着那抹逐渐远去的白影又重重叹了口气。 洛阳城外近郊一热闹早市,僧人瞧着往来的行人,拦住一挑担行脚商,单掌一礼询问了一下自己所寻之处,行脚商对城里城外均熟悉的很,比比划划给他指了条路,僧人又还一礼再次抬脚行去。 走了一阵,七拐八拐的,终于看到了一间茶肆,奔波数日僧人此时也感口渴,便直接在茶亭里坐下了。 “小二,一碗茶。” “哎~来嘞!” 一旁拎着铜壶的小二立刻奔上前来,茶碗一放,利落的斟上一大碗热茶。 “请问客官还要点什么?”小二难掩好奇的看着面前的僧人,这人虽一身武僧装扮,可他瞧得分明,这人斗笠下续着一头白发,斜塔肩侧,但听声音似乎人又不老,少白头?少林还俗弟子?这造型当真惹眼的很。 “不用了,贫僧喝一碗茶就走。” 铜钱一抛,小二接了笑着应了:“那您好生歇着,有事再叫我!” 小二前脚走,后脚这茶亭便进来一卖花的小女孩,女孩也就八九岁的样,穿着一身可可爱爱的布衣小裙子,扎着两个蓬松马尾辫儿,头戴着顶着一对硕大老鼠耳的小帽子,显得十分顽皮可爱。她挽着个小篮子,里头装了不少各色花朵,粉嫩花瓣和羸弱花苞上还带着露水,晶莹剔透娇艳欲滴。 “卖花了!新鲜刚采摘的茶花哟!可送心上人也可自己泡茶喝哦!还有茶药膏嘞!有止血、散瘀消肿之功用!专治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症~!” 小女孩嘴皮子溜,进茶馆晃荡一圈,花虽没卖掉,却卖了几小瓶茶药膏,此处歇脚小镇挨着洛阳城不远,来往江湖客在近处客栈入住的不少,江湖人士少不了要备点伤药,她卖的比一般药店便宜些,自然销路尚佳。 白衣僧人眼瞧着那女孩慢慢踱步到自己跟前,透过斗笠黑纱,看清了女孩清丽可人的长相,心道了声可巧,得来全不费工夫。 “大侠买花吗?哎,不对,大师?” 女孩话一出口登时惹来旁边几人讪笑,有人调侃说大师买什么花,大师还能有心上人不成? 旁边一人接嘴道怎就不能有心上人了,没看人家续着发呢,是俗家弟子的话娶媳妇也正常。 另一人一听,啥,和尚还能娶媳妇? 那人便道,你这就不懂了吧。然后旁若无人就开始给两位同行之人解释起来,这佛家、俗家弟子之分乃从初唐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立下汗马功劳之后说起…… 旁人说着热闹,僧人却始终举着茶碗慢条斯理的喝茶,小姑娘也竖着耳朵听旁边的人议论,前面大概说了俗家弟子与佛家弟子的由来和区分,后面却是越扯越远,她便没闲心听了,只知道眼前这位大师也在自己“售花”范围之列,便高高兴兴提着小篮子,一屁股坐上桌,又问了句:“大师,您要买花不,送心上人!” 那几个碎嘴八卦的茶客见小姑娘锲而不舍又朝大师卖起花来,不禁都停了嘴皮子好奇张望过来,甚至偷偷赌了一把,这带毛和尚到底是不是真的出家人,会不会为心上人买花。 僧人一贯无视旁人的注视,只放下茶碗问道:“这一提篮茶花要多少银钱?” 围观者皆眼珠瞪出,啥,这和尚真打算要买? 小姑娘顿时笑了,笑的像朵花一样,伸了几个指头比划了下。 郭一诺兴冲冲的提着空了的小篮子往家走,一蹦一跳甩着小篮子,手上还拿着个糖葫芦吃的津津有味,路过一家酒坊时小步子顿了顿。 跟在她身后不远的僧人也跟着顿住了脚步,然后就见这小女娃叼着糖葫芦进了酒坊,不多时,便拎着一小坛子酒跳了出来,她把酒坛拴在自己的腰间,边吃糖葫芦边逛早市。 她熟练地穿梭于各个菜摊子间,与小贩们打着招呼讨价还价,旁人都是妇人老妪采买家中所需蔬果粮油,她一丫头在众多大人中有些显眼,但似乎因为她常住附近,且嗓甜话美,倒也没人欺她年少,有些相熟的菜农还在她篮子里扔进些许坏了点品相的瓜果,不耽误吃,小姑娘啃完糖葫芦摸出一颗水萝卜在衣袖上擦了擦,卡擦啃了一大口。 郭一诺在集市上采买一通后,拎着沉甸甸的小篮子一溜小跑回了家,她家离集市还挺远,住在一靠河的老镇上,在镇子最西头。 僻静无人处,小姑娘越跑越快,脚下生风般轻盈一跃便是丈许,显然有着些功夫底子。 白衣僧人在她身后不远不近处跟着,怕她警觉一直保持着一段距离,直到远望着,看她推开一扇院门,走进去同时喊了声:“爹,我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