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梦魇(六)(刑讯,夹棍) (第2/3页)
盘剥往来商贾,不必经过,州府许可……用筹措军费,为借口,可以任意加征赋税,抄没入官……不必师出有名,不用经过国库……这是乱命,是将,百姓置于死地……就算国库,负担再重,也不能打这种……主意……况且,有多少人,在里面贪污……只要有一点可能……我都会,尽力阻止……” 十四年前的一个晌午,休沐日里,及笄的少女像往常一样坐着轿子,来到隔壁亲熟的阮诗jiejie家。刚刚说了几句家常话,就碰到了年事已高,业已退居京城的阮太傅,在侍女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进了厅堂。楚嫣连忙站了起来,敛衽行礼:“世伯好。” 阮太傅虽然年迈,精神还算矍铄,面对她,态度很是和蔼:“你是,楚家的二姑娘吧。令尊在世的时候,经常夸赞你的聪明。比你大哥,一点不差。” 提到几年前去世的父亲,小姑娘还是忍不住红了眼圈:“世伯谬赞了,是先父太宠我了。” “看我,看我,上了年纪,说些什么话。”阮太傅连连摆手,安慰她,“——不过,你的确很聪明。诗儿给我看了你写的文章。你年纪轻轻,读书却这么多,文笔也漂亮。真不错。” 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很少有长辈再这样称许她,喜悦一下子盖过了感伤:“世伯这样夸我,我脸都红了。” “不过呢,除了吟咏山水花草,或是写一些故典之外,时下的题目,有没有兴趣试一试——正好,我这里有一个题目,你如果喜欢,也来写写看,如何?” 楚嫣点了点头,阮太傅就让侍女挪来笔砚,在纸上一边勾画,一边细细地讲给她听—— “……所以啊,我和赵大将军,都已经上书朝廷附和了。其他的官员呢,几乎也都是赞同的。应当不日就会推行。外面的士子,也多有人以此为题,写些议论文章,讨论此事的益处。你也试试,以你的才学,可能写的一点不输给他们。” “那,这应该是个好事吧。” “当然是了。咱们朝廷,要守住边境的安宁,其实也很不容易,将士们虽然骁勇善战,可没有军饷粮草不行。近年来,因为军费一事,国库也越来越艰难了,可如果再加税,便会民怨四起。不如就放开些许可,让军中将领督管太守和县令,收取地方上的赋税和罚没,直接作为军费使用。不经州府县来来往往的手,免于被层层贪墨,节约一道,钱财自生,岂不好啊?”阮太傅用一个从未接触过朝政纷纭的少女,也可以马上理解的话,浅易而耐心地解释,“而且,边境的州府,一直为间者所扰。敌国的间者无孔不入,藏匿在街市里,甚至扮作行商,四处流窜,探听情报之外,还煽动闹事。百姓要好好过日子,早就不堪其苦了。地方上的官吏,对间者不够敏锐,管束不住,常常顾此失彼。这一回,正好也让将士们查个明白,把这些人给清剿干净,还当地一个安宁。这也是有利百姓的好事。但是,百姓大多不识字。不通文墨,话就说不出来。所以,你就替他们写出来。不用拘泥于体裁,非得写成古板的策论——那是我们这些老头子的事。写文章嘛,天然真性,情志动人最好,是不是?” 回忆宛如流水,楚嫣闭上眼睛,轻轻截住:“太常到底做的对不对,我弄不懂。十四年前就不知道,今天也还是不知道。但这不重要——我只知道太常说,准许军队搜检间者,自审自判,就会冤案四起,使百姓家破人亡;允许士兵严守官道,阻止可疑行人流窜,就会借机盘剥,形同剪径;给予将军们自收军费的权力,就会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言下之意,就好像,边关上的将士们,都是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只要失去了律令条条框框的约束,就会抢掠百姓,无恶不作了。而曾经说过这种话的人,过了没多少年,竟然想来做他们的主帅了。这难道不是在白日做梦吗?” 她还是可以想起来那一天。主簿楚嫣,即将跟随镇北将军阮怡出发之前,与阮怡一起,向长平侯夫人阮诗拜别。嘱托的话说遍,阮诗竟然单独留下楚嫣。阮怡一脸狐疑,眼光在jiejie和情人之间转了几转,想起前一阵子自己到吏部“舌战群儒”的壮举,一阵心虚,赶紧堆起一个讨好的笑容,打起圆场:“……jiejie,千错万错都是我胡闹,就是舍不得,想让小嫣跟我一起去。” 他愁眉苦脸的样子连心存畏惧的楚嫣看了,都忍不住抿唇一笑。阮怡见了楚嫣的笑,有点放下心来——“我和令容单独说两句话。”这时候,阮诗又摆摆手,让他出去。阮怡哦了一声,转头悻悻地关门出去了。 阮诗留下她,淡淡地,慢慢地对她说:“……过去金吾,阻止了朝廷将西北州府划为军镇,交由西北军管制的事情,军中,大多数人应该还记得,可能有人已经忘了。——你若不甘心,可以去传扬一下,让忘了的人,也回想起来。” 提起那件事,她一瞬间黯淡下来。可是阮诗这样若无其事的许可,还是让她倒吸一口冷气:“为什么,为什么让我这么做?” 阮诗淡淡地笑了一笑,眉梢眼角却没有一点笑意:“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应该让你知道,当年那件事,到底是谁错了。——跟你说的时候,我和爹爹都以为,这应该已是确凿无疑的国策了,没想到后来又出了那么一连串变故,对你不起。是你的文字太好了,金吾看了,就只记得你写的,记不得别人了。” “没有让你去害他。你不用添油加醋,也不用说什么假话。只是让更多的人,来评一个理。金吾当时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你只要原原本本,让大家想起来,就够了。如果他是对的,自然会被赞同敬仰。如果他错了,你也能明明白白地瞧得见。你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