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及容儿汁多耐 长生教危机 晏天祈妥协/朕亲自去见荀质子 (第2/2页)
随着事件逐渐清晰,他的脸色也一点一点阴沉下来。 看完后,他一言不发,先是在桌案前来回走了两步,终于出声道:“曹公公!去请司马永卓!” “让他务必尽快入宫,朕有要紧事相商!” 话音落下,曹公公一刻也不敢拖延,立刻起身去往大将军府。 而晏天祈也从自己放置物品的篓筐中,找出一副范围较大的地图。 他眉头紧皱,目光在上面扫过。 当今天下,以长水为分界线,南北各有势力分布。 除去晏荀两个大国相互争锋,分别在南北方各自为政、两相称帝外,周边还都分布有数个小国。 而在长水以北,晏国西北,有一个较为棘手的国家——高山国。 这个地方人迹稀少、土地荒凉,但幅员辽阔,面积极为广袤,百姓常年以游牧或畜牧为生,骑兵实力不可小觑。 晏国前几代君主,都有对高山国动兵的念头,但始终不见成效。 晏天祈上位之后,多次利用商业手段对它进行打压和攻讦,依旧收效甚微。 而此时,这个国家酝酿起巨大的危机,可能会对正统统治产生毁灭性打击。 晏天祈正在整理着思路,心中思考着可能解决危机的方式方法,而恰好这时,司马永卓到了。 还没来得及献礼,晏天祈直接打断,语气低沉命令道:“永卓快来!看看廷昱的这封信!” 司马永卓心中诧异,不知道是怎样的变故使得君主颜色大变。 虽然在来的路上,心中便有所猜测,只是此时眼见一向岿然不动的晏天祈也变得严肃,他当即整理好心情,准备迎接一场硬仗。 接过信件,司马永卓以最快速度看完后,心绪也渐渐沉了下去。 他表情肃穆难看,语气焦灼道:“陛下,微臣以为,陈大人的判断是对的!” “与荀国的战斗可以容后再议,但是现在,朝廷面临的最大危机,是长生教!” 司马永卓上前一步,已经顾不上拘礼,与晏天祈并肩而立,一手点着地图道。 “先帝在时,花费了巨大代价,将长生教从我晏国赶了出去,但并没有完全覆灭!有部分教派高层逃到了高山国境内!” “如今,已经过了二十多年,长生教居然卷土重来,如今竟然已经蔓延到了一水相隔的荀国边境!” 说到这里,他语气略微有些急促道。 “陛下请看,高山国位于我国西北部,与荀国远隔数千里之遥,既然荀国边境世族都已经被长生教渗透,那只能说明——” 司马永卓语气微颤,低声道。 “只能说明,长生教在我晏国的势力范围更胜一筹,甚至可能,蔓延情况早已超出了当年!” “长生教鼓吹人人平等,抵制皇权、迷信神明,声称虔诚可以颠覆命运、甚至长生不死!” 说到这里,他的语调越发激昂,似乎想起了自己尚且年幼之时,先帝命人剿灭长生教的惨烈情景。 “陛下,这些人妖言惑众!蛊惑人心!在底层百姓中流传甚广,几乎如野火燎原,难以收拾!” “加上他们以壮阳药、迷幻药伪装神药,炼制低劣长寿丹搜刮财产、迷惑控制世家大族,在上层官员中也颇得人心!” “一旦不加管制,任其自由发展,不日便可迷惑上下,颠覆朝纲!” “非是危言耸听,实在是社稷之大害!治国之毒药啊陛下!” 晏天祈面无表情,坐在桌案旁侧耳倾听、一言不发。 过了许久,他才长叹一句:“永卓,你所说的这些,朕又何尝不知!” “长生教贻害无穷,先皇曾经,每每对朕提起,总是面色肃然、隐隐有后怕之意。” “只是高山国难灭,长生教根系无法拔除,朕多年谨慎提防,却还是……” 一时间感慨万千,他起身走到司马永卓面前,没有允许自己继续沉溺下去,而是迅速整理思路道。 “当今之计,长生教事宜当为我晏国最紧要难题,与荀国争端可暂时搁置,甚至可以争取合作!” “现在,朕要你先去办几件事!” 司马永卓连忙答应:“陛下请讲!” “第一!朕赐你尚方宝剑,命你即日起组建稽查司,负责处理长生教事宜!挑选信得过的人选,不日带队亲自前往长水一带调查此事!” “朕要你查清楚,有哪些地区、哪些官员牵涉其中,人数多少、范围几何!如遇违抗,定斩不赦!” 晏天祈一边在脑海中迅速理清思路,一边按照以往经验快速做出应对。 “第二!告诉陈廷昱,送荀帝一份见面礼,派使臣前往,争取和解!” “既然长寿丹发现在元地世族家中,朕不信荀帝没有得到情报!” “两国当前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朕相信,荀帝一定知道应该怎么做!” 最后,晏天祈略做思考,无奈道。 “另外,荀初景……” 提起这个人,他似乎有些不适。 帝王的疑心病告诉他这个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的荀国太子或许是在装傻充愣,但偏偏此时晏国面对的处境,不适合再对这位质子进行试探。 最终,他还是做出妥协,叹息一声:“罢了,此一时彼一时,荀初景这个人,朕还是亲自去见见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